筝闻速递

level

中国古筝网新闻编辑

视频栏目(5)

查看更多

筝闻速递  发布了文章

中国民族音乐21世纪年度新作品展——詹倩创作:古筝与钢琴作品《满庭芳》

作品创作介绍汀花翠雨,玉树悬秋,举目间,皆是满庭留香,独芬芳。清风傲然,散花漫天,荡气时,惟想谁共与肩,鹧鸪天。——满庭芳•清风傲然 笔者这首作品笔者创作于2022年秋,恰逢金桂飘香,有感而发,选取了“满庭芳”的词牌作为曲名,创作了这首古筝与钢琴的作品。欲用古筝独特的韵,亦勾勒出桂满飘香的傲然之感。桂花的香气,是曼妙,是美好,是向往,笔者将这份馥郁逸景流入人心,将这份美好融于生活,透过音乐与人共享。乐曲运用古筝清新淡雅的空灵音色与深沉曼妙的点性音色形成动与静的画面勾勒,与知音们共赏,满庭芳,清风傲然,桂花自顾安静的开着,给人温暖的力量。笔者感怀,吾之人生,总是期待相遇,因为有花,有风,有希望。在谷底也会花开,在海底也要望月。该曲于2023年,获得古弦新韵亚洲多弦民族器乐作曲国际比赛第一名和美国AIMA国际作曲比赛一等奖。点击欣赏演奏视频古筝与钢琴作品《满庭芳》作曲:詹倩古筝:詹倩钢琴:马玉乔作曲家介绍詹 倩南京艺术学院附中古筝讲师,师从著名古筝演奏家、教育家阎爱华教授。2008年获得文化部举办的“文华艺术院校第三届全国民族乐器演奏比赛”古筝B组银奖(金奖空缺);2010年江苏省最高级别“茉莉花”民族器乐比赛古筝组金奖;第十一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古筝比赛江苏选拔赛曲金奖,第十一届中国音乐金钟奖表演奖古筝比赛全国前十;2021年入选“江苏省紫金文化人才培养工程”文化优青;其原创作品《秦川怀想》获第三届江苏省文华奖优秀节目奖和文华表演奖,《醉京斓》荣获第二届盛世华筝·国际古筝音乐节中国原创古筝音乐新作品第二名,《秦川怀想》、《韶华丹青》均获得江苏省艺术基金项目支持;其筝团“青弦筝团”在2021年10月荣获第二届“敦煌杯”中国民族室内乐、重奏比赛职业少年组金奖第一名;2022年入选南京艺术学院“海粟人才计划”培养名单。在2011年创作个人第一首原创筝曲《花知否》后,一直坚持创作至今,共创作筝曲十余首。2013年创建南京艺术学院附中少年筝团“青弦筝团”并担任指导老师。作为民族文化的传播者足迹遍布法国、德国、瑞典、英国等多个国家,2019年完成了英国杜伦大学 “亚洲音乐节”个人独奏音乐会,同时作为第一位古筝演奏家受邀在塞尔维亚诺维萨德大学艺术学院完成个人独奏音乐会;同年,受大使馆邀请参与瑞典斯特哥尔摩中国文化节暨中秋晚会;并于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受邀参加了马来西亚“南风杯”亚洲民族器乐节。在2013年至2017年间受邀担任中国古筝网流行筝曲邀请嘉宾,至今改编流行筝曲近400余首。个人奖项2008年4月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敦煌杯”青少年古筝比赛,获优秀表演奖;2008年获得文化部举办的“文华艺术院校奖——第三届全国民族乐器演奏比赛”古筝B组银奖(金奖空缺);2010年7月,获得江苏省最高级别“茉莉花”民族器乐比赛古筝组金奖;2012年8月获在新加坡举办的“第四届国际华人艺术节(新加坡)国际华人民族器乐比赛”高等院校艺术专业组古筝演奏金奖第一名;2017年第十一届中国音乐金钟奖表演奖古筝比赛江苏选拔赛中荣获金奖;2017年“江苏省文联精英精品工程”荣誉称号;2017年第十一届中国音乐金钟奖表演奖古筝比赛全国前十;2021年入选“江苏省紫金文化人才培养工程”文化优青;2022年入选南京艺术学院“海粟人才计划”培养名单。作品奖项创作筝曲《蝶韵花飞》(独奏版)入选第一届中国新人新曲比赛获奖作品集(2014);创作筝曲《秦川怀想》获第三届江苏省文华奖优秀节目奖和文华表演奖(2018);创作筝曲《秦川怀想》获得2018年度江苏省艺术基金项目支持(2018);创作筝曲《醉京斓》荣获第二届盛世华筝·国际古筝音乐节中国原创古筝音乐新作品第二名(2018);创作筝曲《醉连环》为中国潮筝——第二届全国传统古筝学术交流会的委约作品(2019);创作筝曲《韶华丹青》获得2020年度江苏省艺术基金项目支持(2020);创作筝曲《满庭芳》获得古弦新韵亚洲多弦民族器乐作曲国际比赛第一名和美国AIMA国际作曲比赛一等奖。学生、筝团奖项2013年 “优秀古筝乐团展演”系列比赛,青弦筝团演奏创作筝曲《蝶韵花飞》(重奏版) 演奏奖(最高奖);2015年 第二届筝团展演,青弦筝团凭借原创筝重奏作品《馥影》 小型乐团最佳演奏奖(最高奖);2018年 第三届“敦煌杯”中国古筝艺术菁英展演,青弦筝团演奏的《馥影》 职业重奏组银奖;2018年 学生李姿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艺术专业技能(弹拨乐器演奏)比赛金奖;2021年10月,“青弦筝团”荣获第二届“敦煌杯”中国民族室内乐、重奏比赛职业少年组金奖第一名。创作筝曲一览编著谱集《詹倩改编流行筝曲》(1-3)、出版书籍《詹倩古筝编配作品集》(一)、《花知否》(2011)、《爸爸去哪儿》三重奏(2013)、《蝶韵花飞》(独奏与重奏版本)(2014)、《琼皪》(2015)、《馥影》古筝三重奏与大提琴(2015)、《醉京斓》(独奏与重奏版本)(2017)、《秦川怀想》(独奏与民乐队版本)(2017)、《韶华丹青》古筝三重奏与打击乐(2019)、《连环醉》古筝独奏(2019)、《满庭芳》古筝与钢琴(2022)。文本/视频/图片由李墨老师提供(来源:昭华民族音乐、华音网、华夏璇音联合推送)

1小时前
0 0
登录 后方可评论

筝闻速递  发布了文章

白洋亲授 | 筝曲《行者》线下高级研修班报名开启

白洋古筝高级研修班《行者》2024.1/9--1/11浙江·杭州踏着千年古丝绸之路,追寻沙漠中消失了千年的绿洲古国—龟兹。《行者》是一首别具风格的秦筝艺术新作,由西安音乐学院民乐系教授魏军创作于2015年,作曲家在乐曲的创作中在快板运用了大量的点奏和快速指序,需要做到清晰快速,对技术要求较高。而慢板部分则意境深远,尾声配合吟唱,多了些空旷悠远的味道。作为一首蕴含西域龟兹音乐风格的艺术作品,乐曲将西安鼓乐与龟兹乐元素完美融合在一起,在曲调旋律、节奏、节拍等,打破了中国传统筝曲的以往形式。通过谱写行者穿越丝绸之路探寻龟兹古国,侧面表达对人生路途的探寻。“向往你神奇般美丽的存在,曾传播着神圣的道义与文明。”课 程 安 排报名即可加入课程群线上答疑 线下精讲开课前直播识谱 答疑白洋 | 青年古筝演奏家浙江音乐学院国乐系青年教师;第五届政府舞台领域最高奖“文华奖”古筝青年专业组冠军获得者;美国“飞扬世界杯”民族器乐国际大赛青年专业组金奖获得者中央音乐学院教师资格认证主讲教师;浙江省民族管弦乐协会古筝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浙江省音乐家协会古筝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天下筝会历届评委。张加颖 | 课程助教四岁习筝,师从著名青年古筝演奏家白洋老师,多次举办个人的独奏音乐会,并受邀跟随白洋老师参与多场全国巡演,作为白洋老师助教,多次担任录制《张加颖老师陪你练琴》系列课程;2024年1月9日【白 洋】09:00-12:0014:00-17:00【张加颖】18:00-20:002024年1月10日【白 洋】09:00-12:0014:00-17:00【张加颖】18:00-20:002024年1月11日【白 洋】09:00-12:0014:00-17:00【张加颖】18:00-20:00课程内容1、全曲划分曲结构,合理划分乐句,精讲引子,基本功难点。精讲曲目快板,合理分配指法,精讲基本功的练习方法和细节。2、精讲曲目后半段,华彩部分处理细节。精讲抒情长摇指难点、节奏、颤音难点。3、全曲回顾,由慢到快,手把手带练。落实细节,提高曲目张力 ,答疑练习疑惑。4、慢速带练课程难点,落实细节。慢练提高曲目张力,陪练落实细节,练习疑惑答疑,自由练琴。课程报名课程费用:3899元/人 (2023年12月25日前享早鸟福利 3599/人)赠送课程曲谱和精美结业证书,费用为三天课程费用(不含食宿),座位按缴费先后顺序安排优惠一老学员推荐新学员 可优惠200元课程券优惠二两期连报学员 每期可优惠200元课程券报 名 咨 询张老师 13767351311报名微信详询保存图片 扫一扫添加

5小时前
0 0
登录 后方可评论

筝闻速递  发布了文章

筝琶胡箫版《寒鸦戏水》广受好评

筝(客家筝)琶(琵琶)胡(椰胡)箫(洞箫)是广东汉乐清乐的演奏形式之一。2023年12月3日,梅州客家筝艺术团在梅州市文化馆群星剧场与广东省广东汉乐学会交流联谊,首次在舞台上推出多台筝与琶胡箫的合奏。客家筝首位非遗传承人范永奋携弟子胡雨晞,与梅州客家筝艺术团的9位团友,合奏客家筝曲《寒鸦戏水》广受好评。另外,范永奋在表演中,还特别采用了16弦清式客家筝进行演奏,他落指果断,音韵委婉,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附:参加《寒鸦戏水》演奏人员名单——筝:范永奋 黄艺深 张艳芳 赖灵玲 黄小苏 邓坚贞 黄月英 胡雨晞琵琶:余莹莹椰胡:古健利洞箫:连秋华(文 / 梅州客家筝艺术团培训部助教 曾庆镕 视频图片/ 梅州客家筝艺术团摄影部部长黎海丰)

6小时前
0 0
登录 后方可评论

筝闻速递  发布了文章

演出预告 | 蔡晓琳古筝·硕士中期音乐会即将开启

演出主题蔡晓琳古筝·硕士中期音乐会演出时间2023年6月6日(周二)14:00演出地点中央音乐学院教学楼701导 师 简 介周望 教授著名古筝演奏家、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巴德音乐学院特聘教授,北京大学特聘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专业委员会副会长,陕西筝派重要代表人物。任教多年来培养了许多优秀古筝演奏人才。2013年、2014年连续获得中央音乐学院“BOB拔尖创新人才”项目优秀指导教师奖。2014年荣获文化部颁发“园丁奖”。2016年获教育部“宝钢优秀教师奖”。2017年、2021年雨次荣获中央音乐学院颁发“金校徽”奖。2018年获“新绎杯”杰出民乐演奏家。同年获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演奏教学四十余年来,出版发行多部传统经典名曲及个人专辑。发表论文《秦筝秦人秦声》《古筝名称及其由来》。创作方面整理改编陕西筝曲《老龙哭海》《欢音曲》《明妃怨》(二胡与筝重奏) 等,2005年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黄枕宇教授共同创作古筝曲《西部主题畅想曲》《声声慢》《映像》。业绩收录于《中国音乐家辞典》《中国名人录》《华乐大典·古筝卷》典籍。个 人 简 介蔡晓琳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古筝专业硕士研究生二年级出生于澳门,自幼热爱音乐,曾跟随著名古筝演奏家、澳门演艺学院周茜老师和著名二胡演奏家、澳门演艺学院夏军老师学习古筝及二胡,打下了良好的音乐基础,多次获选担任重要音乐会的古筝独奏,并连续数年获得学院奖学金。2017年毕业于澳门培正中学,于该年获校方保送至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古筝专业,师从著名古筝演奏家、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周望教授至今,2018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二胡专业,师从著名二胡演奏家、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于红梅教授,开始古筝和二胡双专业的学习。2021年以古筝优异成绩考入本院研究生。在中央音乐学院学习至今,积极参加学校演出和活动,并多次获得中央音乐学院颁发的“港澳及华侨学生奖学金”。获奖情况曾获“澳门青年音乐比赛”各组别冠军、“最具潜质奖”和“最佳队伍奖”、“澳门李云迪青少年音乐比赛”季军、“中国少儿小金钟音乐大赛”总决赛古筝、二胡独奏金奖、“中日青少年器乐大赛”古筝独奏少年专业组金奖、第一届“良匠杯”古筝比赛少年专业组金奖、第四届“新加坡莱佛士文化艺术节”华乐古筝、二胡专业青年组金奖等。演出情况2010年起连续数年担任澳门演艺学院系列音乐会——《青春的旋律》古筝协奏曲独奏,2014年4月与澳门中乐团合作由著名指挥家彭家鹏执棒的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同年8月举办个人首场古筝、二胡独奏音乐会、12月在澳门回归十五周年欢迎习主席的晚宴上担任表演嘉宾。代表澳门参加2016年CCTV春节联欢晚会担任独奏演出(中学生频道)、同年受邀参加澳门艺术节之《乱世童话》演出。2018年8月随中央音乐学院中乐团到访美国哈佛大学Sanders Theater及巴德学院Fisher Center演出。2019年受邀澳门国际音乐节《艺萃菁英》音乐会专场演出、同年受邀为澳门中乐团客席乐师、参与“非凡良匠·筝星璀璨”全国巡演音乐会。2021年与中央音乐学院青年音乐家组成的凤凰爱乐乐团在烟台大剧院举办音乐会,并参与录制央视《风华国乐》节目。曲 目 单壹·《秦土情》作曲 周展《秦土情》是由古筝演奏家周展于2008年创编的一首具有陕西风味的古筝协奏曲,乐曲建立在商调式的基础上,大量运用了苦音这种特殊的秦腔音乐特性音,同时旋律采用上行跳进、下行级进的手法,以及大指按音的演奏技巧,将凄楚、忧愁、激愤的深厚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故土的热爱与思念之情。古筝 蔡晓琳 钢琴 栾景旭贰·《柳青娘( 重六调 )》传谱 高哲睿 整理 高百坚重六调《柳青娘》整体表现庄重、深沉、委婉的音乐情绪。高百坚先生的整理演奏版本在原重六调的基础上增加了两段采花牌和《梳妆》形成了头板、推奏、拷拍、采花牌(一)、采花牌(二)、《梳妆》的多段体结构,乐曲以不同的时速、气氛的乐章组成,时而沈缓,时而跳跃,特别是“采花”部分充分动用潮筝左右手技巧,声音繁复,韵律多变,堪称典型的“李派”风格,给“花草派"以新的定义和诠释。古筝 蔡晓琳参·《桃花源》作曲 李博《桃花源》取材于东晋文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它在作者的世界里,诚然不是一个地理位置。而是人们心中一段美好的时光,是童年是初恋,是摆脱困境的喜悦,或是第一次完美的表演等等,由于人们的个性经历不同而千差万别,但无论它是什么,在哪里,它一定是最美的。 在乐曲中,有河流自然的呼吸,紧张艰难的缘溪之行,初见桃园的豁然开朗,美如幻境的落英缤纷,不复得路的彷徨与难过。在乐曲的最后,作者把初见桃源豁然开朗的第一个和弦作为结束,意在表达对于美好未来的期待——每个人的桃花源也许就在下一刻出现。古筝 蔡晓琳 钢琴 栾景旭肆·《如是》作曲 王丹红《如是》是由青年古筝演奏家苏畅于2011年末委约作曲家王丹红女士创作的一首古筝协奏曲,这部作品以昆曲音乐为素材,突出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线性旋律以及古筝韵味美感,结合西方作曲技法,充分发挥了古筝这件乐器的音乐表现力,力求表达世间万物千变万化,唯有保持本心,寻找内心真正平静的价值观,展现了“真、善、美”的人生真谛,是一部雅俗共赏、刚柔并济、内涵深远的优秀古筝作品。古筝 蔡晓琳钢琴 栾景旭 打击乐 姬忠宣第一小提琴 苏唱 第二小提琴 于力楠中提琴 康昌瑞 大提琴 肖智中特 邀 嘉 宾钢琴 栾景旭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研究生,师从中央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著名钢琴演奏家,教育家赵聆教授。2007年进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小,2020年以总排名第一的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曾获得上海喜马拉雅钢琴比赛专业组金奖,德国埃特林根钢琴比赛优秀奖,北京市职业技能大赛第一名、第三届圣彼得堡&国际音乐家青年组金奖、2021德国汉诺威吉泽金国际钢琴精英邀请赛北京分赛区专业青年组一等奖、2021海顿国际钢琴大赛公开C组特金奖等奖项。小提琴 苏唱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研究生,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交响乐团首席2021年以专业第一名及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研究生:曾获第四届新加坡国际音乐节-西洋乐大赛小提琴专业青年组一等奖,第九届恩科国际小提琴比赛青年组二等奖,2022英国国际音乐比赛获专业组特等奖、当代作品特等奖和独特演绎奖,第三届青岛全国青少年小提琴协奏曲比赛获专业青年组第一名,并在颁奖音乐会上与青岛交响乐团和指挥张国勇合作演出普罗科菲耶夫第一小提琴协奏曲现。师从于小提琴演奏家、教育家、博士生导师张提教授小提琴 于力楠4岁开始学习小提琴,2009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小,2012年以优异的成绩考人中央音乐学院附中,2018年考人中央音乐学院,同年曾参与第二届新加坡国际乐器大赛获得最高奖荣誉金奖。2020年韩·中国际音乐大赛金奖。2021年中西国际音乐大赛优秀演奏奖。2022年被保送至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2022年维尼亚夫斯基作品最佳演奏奖第一名。中提琴 康昌瑞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中提琴研究生。师从中提琴演奏家曹飞副教授。2009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2015年以第一名考入中央音乐学院2020年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在中央音乐学院学习期间,曾多次获得奖学金。曾担任中国少年交响乐团和中国青年交响乐团中提琴副首席。2016年以全额奖学金被柏林汉斯·艾斯勒音乐学院和德国吕贝克音乐学院录取。2018年获香港国际室内乐大赛二等奖。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参加了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和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活动。大提琴 肖智中自幼随父接触音乐,8岁师从旅美大提琴家黄海昌老师,2016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就读本科,师从于中国大提琴协会会长俞明青教授。2021年以第一名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就读硕士研究生。本科进校后担任中国青年交响乐团大提琴首席,研究生进校后任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交响乐团大提琴首席。在校期间参加LynnHarrell、Michel Strauss、上海四重奏等海内外知名演奏家的大师班并得到大师们的高度赞许。2021年被中央音乐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聘为教师。打击乐 姬忠宣中央音乐学院打击乐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进击打击乐团(SEPE)成员、“回声当代乐团”成员,自幼学习音乐,2013年开始跟随尹飞老师系统地学习打击乐,2016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跟随尹飞老师学习民族打击乐并跟随陈冰野老师学习西洋打击乐2020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部,跟随导师王建华教授继续攻读民族打击乐专业硕士研究生。

16小时前
0 0
登录 后方可评论

筝闻速递  发布了文章

喜迎111周年校庆!“丝竹华章”——南艺民乐人才培养100周年民族音乐会即将举行

12月7日19:30,南京艺术学院111周年校庆系列活动 “丝竹华章”——南京艺术学院民乐人才培养100周年民族音乐会将在江苏大剧院·音乐厅开演!南京艺术学院办学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12年刘海粟先生创办的上海图画美术院(后改为上海美专)。自1923年起,南京艺术学院前身之一的上海美专正式开启了民乐人才培养的篇章。百年峥嵘岁月,几代辛勤耕耘。如今的南艺音乐学院民乐系已形成从本科到研究生的完整民族器乐教学体系,教学传统和人才培养在全国艺术院校中具有一定影响,音乐表演(中国乐器演奏)成为江苏省品牌专业。民乐,民族的音乐,人民的音乐,世界的音乐。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民乐系将继续用民乐谱写人民新篇,让民乐奏响世界大同,讲好中国故事,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独特的南艺力量。01 演出详情演出时间2023年12月7日19:30演出地点江苏大剧院·音乐厅02 演奏家简介朱昌耀著名二胡演奏家、作曲家,南京艺术学院校友。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音乐家协会主席,中国民族弓弦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胡琴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曾荣获1982年全国民族器乐独奏比赛二胡第一名,1991年全国民族器乐征集评奖一等奖第一名,1983年第三届全国音乐作品评奖三等奖,并曾荣获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等多项大奖。荣获江苏紫金文化奖章、江苏省“中华文化十大人物”称号。组织创作演出的多个剧节目曾荣获中国艺术节大奖、国家文华奖等多项大奖。在江苏省“名师带徒”计划中,其二胡学生孙瑶琦获“中国音乐金钟奖”。曾多次在中国音协金钟奖二胡比赛、江苏省文艺大奖的各类音乐评奖活动中担任专家评委、在省及国家艺术基金评审中担任专家评委;多次参加各类国家级的大型音乐活动的演出,在北京国家大剧院及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台湾等地区举办了数十场二胡独奏专场音乐会及作品音乐会。曾赴美国、德国、奥地利、日本、澳大利亚、波兰、捷克、冰岛、荷兰、德国、意大利、比利时等数十个国家、世界顶级音乐厅和中国港澳台地区访问演出,获得了高度的赞誉。张维良著名笛箫演奏家、作曲家,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艺术学院特聘教授。中国最具创新精神的民族吹管器乐演奏家、作曲家。曾与张艺谋、陈凯歌等合作担任电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霸王别姬”的音乐创作并演奏,担任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的音乐创作和演奏,担任第40届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超越发展:‘大自然智慧的再发现’”中国馆的现场音乐会的全部音乐原创。应香港阳光文化委约创作《郑和下西洋》音乐,在美国播放后得到了极高的评价,担任舞剧《想亲亲》、北京人艺话剧《蔡文姬》的音乐创作。先后创建“华夏室内乐团”“中国竹笛乐团”,与英国爱乐管弦乐团合作,在英国、法国、美国等国家演出,获得极高的评价。创作各类作品:室内乐、协奏曲、独奏曲130余部。也是最早将中国民族器乐采用“新世纪音Newage”“世界音乐Wrold music”创作的第一人,出版《天幻箫音》《问天》《箫的世界》等20余张CD。卞留念国家一级作曲家、著名二胡演奏家,南京艺术学院校友。曾担任2008年北京奥运会闭幕式、2010年广州亚运会开闭幕式、2014年南京青奥会开闭幕式音乐总监。现任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中国乐器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录音师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客座教授;中科院声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中医药学会乐药健康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多次担任央视春节联欢晚会音乐主创及总监, 并荣获“春晚成就个人奖”。多年来,卞留念不断致力于音乐与科技的发展和研究,专注于MIDI的创作与产品研发,树立了“音药”理念和品牌,开辟了音乐理疗的新思路,并成功研发出多项音乐与科技结合的衍生产品,取得重大突破,得到国内外的高度认可。从业数十年来,卞留念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在世界各地成功举办了多场个人音乐会及公益艺术展,得到广泛赞誉。代表作品有:《愚公移山》《今儿高兴》《欢乐中国年》《爱的火焰》《点亮未来》等。邓建栋著名二胡演奏家,教育家,南京艺术学院校友。原空政文工团国家一级演奏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无锡民族乐团艺术总监。现任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音协民族弓弦乐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胡琴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江南大学、南京艺术学院等高校客座教授。曾荣获首届北京全国二胡邀请赛一等奖,第六届中国金唱片奖,2012年入选中央电视台“光荣绽放—中国十大青年二胡演奏家”,2017年获第六届华乐论坛—杰出民乐演奏家称号。他是首位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成功举行独奏音乐会的中国演奏家。多次担任“金钟奖”“文华奖”“CCTV民族器乐大赛”等全国二胡比赛评委。他创作的《姑苏春晓》《吴歌》《草原风韵》(合作)《心弦》(合作)等获国内重要奖项;与众多国内外著名乐团合作演出,首演了《第一二胡狂想曲》《第二二胡狂想曲》《第三二胡狂想曲》《乔家大院组曲》《丝路随想》《我的祖国》《阿炳叙事曲》《乱弹琴声》(二胡版)《第二二胡协奏曲——太湖风情》等经典作品。录制出版有《姑苏春晓》《第三二胡狂想曲》《如来梦套曲》《阿炳叙事曲》《邓建栋二胡演奏经典作品集》等演奏专辑,以及书籍《邓建栋二胡演奏艺术文集》《邓建栋二胡演奏曲集》《二胡视奏曲集》等。他是活跃在国际国内音乐舞台上,被专家誉为“融传统与现代、学院与民间为一体的杰出二胡演奏家”。阎爱华著名古筝演奏家、教育家。南京艺术学院古筝专业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江苏省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会长、南京市古筝学会会长。曾荣获文化部“全国民族器乐独奏观摩演出”表演奖、北京中宣部ART杯中国乐器国际比赛园丁奖、江苏省333工程跨世纪人才称号、江苏省教委“红杉树”银质奖章、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南京艺术学院首届教学名师奖。多次荣获中国音协、中国文化部、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优秀指导教师奖”等奖项,被江苏省文联、音协授予有杰出贡献的优秀教师称号。撰写并发表或出版论文、教材数十篇(部)、出版教学及演奏光碟、举办音乐会和学术讲座,总结出“有、准、妙、深”的古筝科学教学体系。筝艺新探——线谱古筝教程,获江苏省高教科技成果奖。所教学生多人次在国内外民乐大赛中争金夺银,学生任洁问鼎中国音乐最高奖金钟奖金奖和文化部文华奖金奖。从教四十余年,多次受聘担任中国音协、文化部、省教育厅、省音协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等主办的各类大型赛事评委。刘石著名琵琶演奏家、教育家。南京艺术学院琵琶专业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国音乐家协会琵琶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琵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江苏省音乐家协会民族音乐委员会副主任、江苏音协琵琶学会会长。曾荣获中国音协“全国民族器乐南京邀请赛”琵琶专业青年组一等奖第一名、文化部“全国民族器乐独奏观摩演出”表演奖、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改革优秀成果奖”、南京艺术学院“刘海粟教学名师奖”。多次荣获中国音协“优秀指导教师奖”;中国文化部“园丁奖”等奖项,被江苏省文联授予“有卓越贡献的优秀教师”称号。撰写并发表论文、教材数十篇(部)、出版教学及演奏光碟、举办多场个人及师生音乐会和学术讲座,对琵琶演奏技术和音乐表演艺术进行深层次的探索。指导学生多人次跻身中国音乐“金钟奖”、文化部“文华奖”等重大赛事前三甲。并多次受聘担任中国音乐金钟奖、文化和旅游部全国青少年民族器乐教育教学成果展演、中国器乐电视大赛、教育部国家级职业教育大赛等权威赛事评委。杨婷婷中国音乐学院琵琶专业副教授、研究生导师。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附中、本科,中国音乐学院琵琶专业硕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博士。现任民建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北京中华传统乐会会长、中国音乐家协会琵琶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琵琶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曾荣获中国音乐“金钟奖”全国琵琶比赛金奖、第二十四届朝鲜“四月之春艺术节国际艺术奖器乐独奏家金奖、全国优秀文艺奖项琵琶演奏一等奖。2005年被授予江苏省“新长征突击手称号”,2010年当选为“江苏省首批中青年优秀演艺人才”,入选2018年北京市属高校高水平教师青年拔尖人才,当选2019年京津冀高层次人才计划。2022年入选国家艺术基金青年人才资助项目(已结项),同年入选北京市委组织部“人才京郊行”,受聘担任通州台湖演艺小镇专家顾问。张碧云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柳琴、中阮副教授,南京艺术学院民乐系中阮教学外聘专家。全国首位中阮博士研究生,师从著名柳琴、中阮演奏家、指挥家,上海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吴强教授。现任上海音乐家协会民族管弦乐专业委员会理事、上海高校青年科研骨干“晨光学者”。曾荣获国内最具权威三大赛事金奖:第十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全国民乐弹拨组(总分第一)金奖;第四届文华奖全国青少年民族乐器演奏比赛青年组弹拨乐器独奏类演奏奖金奖;以唯一超满分成绩获中国2007年CCTV民族器乐电视大赛传统组合类金奖。2014年获上海音乐学院“傅成贤纪念奖学金”以及人民奖学金;2015年获贺绿汀基金奖二等奖;2016年获第33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新人表演奖”等殊荣。近年来,她活跃于全国和世界的舞台,多次出访德国、美国、法国、加拿大、捷克、新加坡等地,广受好评。刘强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民乐系副主任,竹笛专业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现任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竹笛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江苏竹笛学会副会长、江苏省中小学竹笛艺术特色教学联盟名誉顾问、南京市社会艺术水平考级专家库专家。曾荣获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民乐组合演奏比赛金奖。从教二十余年来培养的学生多次获得全国各类比赛的金、银、铜等奖项,先后多次荣获相关展演比赛的“优秀指导教师奖”,荣获南京艺术学院“优秀青年教师教学奖”。近年来多次应邀出访多国演出,广获好评。任洁南京艺术学院艺术创作与实践处副处长,音乐学院民乐系主任,古筝专业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附中、本科、硕士研究生,师从阎爱华教授,并得到王中山教授的教益,博士生导师谢建明教授。现任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理事、中国音协古筝学会理事、江苏省音协理事、江苏省音协古筝学会秘书长、江苏省青年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南京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文代会代表。中国首位“文华奖”“金钟奖”三次金奖获得者,曾获第五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古筝比赛金奖、第九届“金钟奖”民乐组合比赛金奖、第二届“文华艺术院校奖”古筝组金奖。2012年入选中央电视台“光荣绽放—中国十大青年古筝演奏家”,2020年入选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荣获“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江苏省十大中华文化人物、江苏省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江苏省“名师带徒”特聘名师、江苏省紫金文化英才、“南京十大杰出青年”等称号。任洁受邀在全国举办独奏会三百余场,曾作为独奏嘉宾参加2014年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演出。组织排演、率团出访的中外交流活动,多次获得《新闻联播》报道。首演的作品如《箜篌引》《西域随想》等成为权威大赛规定曲目及专业院校教学常用曲目。主讲的《古筝独奏》课程入选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多部作品获得国家艺术基金、省艺术基金资助。指导的学生曾获“文华奖”金奖,墨语古筝乐团获得“文华奖”“金钟奖”优秀奖,9部作品入选文旅部全国青少年民族器乐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曾担任中国音乐“金钟奖”、中国器乐电视大赛等权威比赛评委。童莹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民乐系副主任,琵琶专业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附中、本科、硕士研究生,师从刘石教授。自幼曾先后求教于刘来民、柯明、黄光林、王范地等多位老师,并得到过程久霖、方锦森、潘嫦青、邵荣久、任鸿翔、吴玉霞等先生的教益。现任中国音乐家协会琵琶学会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琵琶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华传统乐会理事、江苏省音乐家协会琵琶学会副会长。曾荣获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民乐组合比赛金奖、第四届中国音乐金钟奖铜奖、“天华杯”全国青年琵琶大赛一等奖等。指导的学生在文化部“文华艺术院校奖”、“敦煌杯”全国青少年琵琶大赛、江苏省民族器乐比赛等各大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本人也因此先后多次荣获相关展演比赛的“优秀指导教师奖”,并获得南京艺术学院第二届“优秀教学奖”。曾入选江苏省首批“优秀青年音乐人才”、江苏省宣传文化系统青年文化人才、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国家艺术基金“室内乐青年演奏人才”、国家艺术基金“中国琵琶汪派传承演奏与理论人才”。顾怀燕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二胡专业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博士研究生。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附中及上海音乐学院,先后师从马友德、欧景星、王永德、韩锺恩、王晓俊五位教授。曾受聘于新加坡华乐团,担任二胡演奏家。曾荣获第三届中国音乐最高奖“金钟奖”二胡专业青年组银奖,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民乐组合金奖,第一届中国政府最高奖“文华奖”二胡专业组铜奖,江苏省茉莉花奖,江苏省文华奖,江苏省文艺大奖音乐奖。被评为全国优秀中青年音乐评论人才、江苏省舞台艺术优秀青年人才、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17小时前
0 0
登录 后方可评论
音乐人已认证

中国古筝网新闻编辑

TA关注的人

TA的粉丝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