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乐中筝”传播的一粒沙

 

 

\

 

  杭州有一所成立不久的筝馆,环境清净、幽雅,颇有意境。常闻馆内琴声叮咚,或是爱筝人切磋技艺,或是学筝人求师问道。这所筝馆名为“清平乐筝馆”,韩建勇便是这所筝馆的主人。

   

韩建勇出生于山东阳信,17岁师从山东古琴学会会长、诸城派古琴传人高培芬学习古筝演奏。大学考入山东艺术学院,攻读文化艺术管理专业。期间,曾辗转多师系统学习山东代表筝曲。并经常拜访其外祖父——中国古筝北派重要代表、著名古筝演奏家韩庭贵先生。2005年考入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攻读广播电视艺术学的硕士研究生。期间,曾问艺于王昌元、项斯华等浙江筝派重要代表人。韩建勇当年学习古筝时,因家庭经济境况所限,他不能像一些同学一样,每半个月就去老师家里学琴,而他差不多要一个月甚至三个月才去上一次课。但是他却可以很自豪地说:我是最能坚持的一个。

   

学习古筝,韩建勇并没有童子功。但在领悟方面,他却从不轻易自认比别人低。小韩从来没有因为没有攻读古筝演奏专业而懊恼,反而因选择了“曲线救国”的路线倍感欣慰和自信。他很庆幸自己选择了文化艺术理论方面的专业,因为这在自身素养方面有了一个更高的起点。虽然在大学里和硕士研究生的专业都跟古筝无系,但是在大学其间,他就开始潜心研究中国古筝艺术,不断积累出一些成果。他陆续在《乐器》、《音乐周报》、《齐鲁艺苑》等国内重要期刊发表多篇文章,《古筝艺术发展之当代纵观》、《中国古筝音乐花木鸟兽母题研究及其文化意蕴》、《谈古筝艺术教学中的传业授道与解惑》、《古筝音乐体验漫谈》等课题也曾在多家网站转载刊登;研究生时期,他更是充实了传播方面的理论、知识,慢慢寻求跟音乐结合的一条路子。2007年10月小韩受邀参加第三届全国音乐传播学术研讨会;2008年,著名古筝大师焦金海与扬州古筝第一人张弓两位先生合力推荐韩建勇为正式代表,参加8月在扬州举办的全国第六次古筝艺术交流会,宣读了自己在古筝方面的研究成果,与当今国内外著名的演奏家进行学习与交流。

   

任何一个学习乐器的人,除了在修炼自身的技术之外,更需要修炼自身的文化素养。韩建勇说,活到老学到老,这种状态也将是中国古筝艺术发展的真正动力。而能在南方把北派古筝艺术进行传播,也是小韩的理想和追求之一:我也愿做乐中筝传播的一粒沙,为中国古筝艺术的发展做出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韩建勇对于古筝的热爱可以用“狂热”来形容,硕士毕业,他执着地选择了在杭州“为古筝”创业。因为他一直坚信自己与“乐中筝”有某种渊源,他把古筝看成是他一生中最大的乐趣所在。当他看到现在有很多人喜欢古筝,却往往因高额的学费花销而望而却步时,他不禁回想起当年自己学琴的一些挫折经历,他决心要给孩子们、给那些喜欢古筝的人适当的优惠。在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之后,他特别招了两个孩童免费跟他学习古筝,他说他想用这种特殊的方式去做一点公益性质的事情。除了在业余研究古筝之外,韩建勇还针对学员年龄层次、心理接受程度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材进行教学。为此他特地为成人学员编写了演奏速成、流派经典等教材,以便保证实用和高效。理论自修、教材编订、日常管理等使他慢慢锻炼起自己的综合能力,真所谓一边摸索一边成长。

   

在弹琴方面,韩建勇也一直坚信:无论技术如何,都要弹奏自己心里的音乐。他很喜欢那种比较有内涵和底蕴的传统乐曲,这些乐曲貌似简单,但是要弹出其中趣味、意蕴,就要慢慢地磨练感觉,要靠心灵感悟了。每每弹这种乐曲的时候,往往需要往返推敲,即使是一个乐音也要去推敲究竟用何种方法才能弹出最好的感觉来。小韩在授课时经常会跟自己的学员提及到,希望他们都能弹奏心中的音乐,而不能只弹奏在技术支撑下的音响,毕竟音乐不等于音响。

   

学习古筝,我们不仅仅是需要学习弹奏的指法和要领,不能仅仅以获得无可挑剔的技术为最终目的。而是在优良的技术支持下,能阐释和表达我们的音乐,这正是韩建勇所坚持的,也是在他的教学中所一贯强调的。从17岁开始接触古筝到现在已有十年之久了,小韩很感激父母、老师、朋友给自己的支持。而他也信心十足,愿为中国古筝艺术的发展而不断努力。

评论0条评论

    筝闻速递+关注

    中国古筝网新闻编辑

    TA发表的文章

    顶部